当前位置:首页 > 党的建设

东台:党建引领聚合力 服务三农谱新篇

发布日期:2025-06-12 16:19 [ ] 浏览次数:

在东台广袤无垠的田野上,一场由供销合作社主导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改革浪潮奔涌向前,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东台市时堰供销合作社以 “党委政府主导、供销合作社领办、涉农部门联动、农民出资参与、社村合作共建” 的创新模式,打造出备受瞩目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时堰模式”,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破茧重生:资产盘活筑牢服务根基

始建于1954年的时堰供销社,曾在新世纪初面临经营设施落后、市场份额萎缩的困境。面对挑战,时堰供销社以 “刀刃向内” 的改革魄力,开启了两次关键的资产升级之路。2004 年,自筹资金对商贸中心进行改造,4 幢崭新的综合大楼拔地而起,形成现代化商业集群;2013 年,引入社会资本打造双层购物广场,实现村级网点全域覆盖。历经十余年砥砺攻坚,超 6 万平方米的镇村两级经营服务网络建成,为农服务的根基得以全面夯实,供销社实现了从困境到蝶变的华丽转身。

聚合赋能:联合发展构建服务体系

立足农业大镇的资源禀赋,时堰供销社以组织创新为突破口,着力破解服务碎片化难题。自 2011 年起,通过领办绿堰植保联合社、润田农机合作社,逐步搭建起覆盖全程的农业服务框架。2015 年,东时为农服务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东时联社)成立,创新性整合 30 家农机社、13 家植保社以及 1286 名农民社员,构建起 “供销社 + 村两委 + 专业合作社” 的三维联动架构。通过理事会垂直管理、服务标准统一制定、农资供应全程保障,实现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的跨越式发展。

深耕细作:全程服务激活田野动能

在服务实践中,东时联社以农机作业为切入点,全力构建 “耕、种、管、收、销” 全链条服务体系。在联耕联管方面,在建东村千亩试点中,通过破除田埂、推进集中连片经营,实现亩均成本降低 25 元、产量提升 10% 的显著成效,有效破解土地碎片化难题;在全程托管服务上,将服务范围拓展至 12 个村的万亩农田,统防统治、测土施肥等现代农业技术覆盖率超 95%,为农业生产薄弱村注入发展活力;在智慧农业领域,配置 120 余台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智能装备及无人机,农机作业效率提升 40%,推动农业生产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在产销对接环节,与 7 家粮食加工企业签订订单协议,帮助农户亩均增收超 300 元,有效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

双赢发展:改革成果普惠城乡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时堰模式” 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数据显示,农户每年节省生产成本超 200 万元,粮食产量增长 8%,服务区域农民人均增收 1200 元;供销社年经营收入突破 5000 万元,村级网点带动就业 300 余人。这一创新模式不仅被江苏省委改革办列为改革典型案例,更在全国供销系统广泛推广,成为新时代供销合作社深化综合改革的生动样板。

东台市时堰供销合作社有效聚集了社会资源和发展要素,构建了"全程覆盖、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仅发挥了供销合作社主责主业的传统优势,更打造了上联生产基地、下接消费终端的为农服务新优势,为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来源:市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