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资讯 > 社情要闻

惠农服务,“东台农资”在行动

发布日期:2022-07-08 17:24 [ ] 浏览次数:

繁忙的夏收夏种已经结束,正常的夏管全面展开。为了更好地秉承“诚信经营、为农服务”的经营理念,连日来,东台农资公司与国家农药定点生产企业河北威远公司的技术人员顶着炎热的天气,不辞劳顿的行走在乡村田间地头,联合开展农资回访、技术推广、试验示范等惠农服务活动。

“绿色防控是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的植物保护措施,主要应用于有机水稻生产上,它不仅可以保障绿色优质稻生产,重点是可以促进粮食质量安全……”在江苏省绿色农产品“东台大米”种植基地——东台市时堰镇双溪村的金秋粮食种植家庭农场,有着40年农资销售经历,被当地农民称为“药管家”和“田保姆”的农资公司区域销售经理陈祥国正围绕水稻病虫害防治、水稻拌种、种药同播、精准用药、绿色生物农药的使用等方面进行细致讲解,现场指导,并不时地与种植户进行交流互动。

在现场,金秋粮食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凌晨耀坦言,现在我们农场面积达到了1590亩,种植的“金秋精制米”“金秋胚芽米”和“金秋糙米”也获得了国家A级绿色食品品牌认证,事实说明,在水稻种植生物防治技术上,大有文章可做。农资公司开展服务下乡,推广的新技术和新产品非常及时和适用,为我们不断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近年来,东台市供销总社暨农资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承载政府购买的公共服务,全面落实农药零差率配供、包装废弃物回收和限用农药经营管理规范,扎实贯彻“农药减量化,化肥零增长”经营发展新理念,充分发挥供销社农药化肥供给“主渠道”作用,与全市20亩以上水稻小麦种植大户签订了配供合同,对10个乡镇900多户种植户实行有效配供。今年小麦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总额达810万元,配供面积25万亩,比去年增加3.5万亩,实现了“安全、减量、降本、增效”的配供工作目标。同时,该公司持续推进从传统农资供应商向农业综合服务商的转型升级,实施“农资+”增值服务工程,延伸服务链条。创办农业专家流动工作站,借力制度化培训和持证上岗等务实举措,打造126人的“赤脚医生”团队,形成互补性技术服务梯队;联合相关基层供销社共建100家庄稼医院,形成三公里服务圈,确保物技深度结合;无缝对接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为20万亩农田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供“托管”服务;通过市配送中心、镇区配送站、村农资连锁店和益农信息社等健全的服务网络,提供“零距离”服务,方便农户购买。

今年年初新一轮疫情发生后,在严格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农资公司专业营销人员,线上了解春耕备耕详情,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想方设法调配农资商品,解决用肥用药问题,管供管用,确保广大农民用上最好的肥料和农药。6月份疫情缓解后,农资公司进一步创新服务供给,与河北威远、安徽丰乐等国内农化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打造3处共300亩的试验示范基地,做给农民看,指导农民干,实施精准服务和个性服务,全力服务“三夏”农业生产。

据市农资公司总经理姜昌华介绍,他们背靠市农业部门和农化企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采取“市植保站+农资公司+农资厂家+种植农户”的服务模式,先后联合派出10余名农技人员,10批次深入到基层一线,开好“两头两会”:即村头的农化新产品宣传推广会和田间地头的技术培训会。重点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绿色农药新品,有针对性地讲解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等三大系列水稻病虫害防治的“用药套餐”,讲解产品使用技术,做到药随技走、药到技到,精准施药。

梁垛镇四港村翔国粮食种植家庭农场主柳卫国兴奋地说:“农民靠庄稼生活,庄稼靠农资保命。粮食种植最关键的是病虫害防治,而最难做到的就是对症下药,农资公司开展的送药送技一系列的惠农服务活动,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这种活动,农民欢迎。” 


来源:市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