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为农服务 > 改革发展

关于“三仓模式”的调查报告

发布日期:2019-08-02 10:15 [ ] 浏览次数:

近年来,盐城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创新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继成功推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时堰模式”后,又探索出服务乡村振兴的“三仓模式”,其实质是:创新服务供给、打造产业联盟,密切社农联结、促进融合发展。今年3月9日,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曹路宝调研东台农业农村工作时,对“三仓模式”给予肯定并要求加以推广复制。

三仓供销合作社从促进瓜果蔬菜产业发展出发,于2016年成立了新型综合为农服务组织——东仓为农服务合作联社(以下简称联社),把区域内种植大户和产销合作社吸纳到联社旗下,联合合作,抱团作战,促进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创新服务供给。一是拓宽一体化服务。服务农业产供销,指导农民调结构。联社每年组织直供化肥8000吨左右,零差价配送农药120吨左右。设立瓜果蔬菜专用药、肥柜,配置专门车辆开展统一配送,并在收购产品时按农资成本价结算。每年从秋季开始,引导和帮助农民规划设施蔬菜种植茬口,把“种什么”“怎么种”列入服务的重要内容。联合镇农技部门,推进农资物技结合,发展测土施肥、配方用药。聘请有关专家举办科技大讲堂,引导农民减用少用无机肥,巧用有机肥、生物菌肥,促进改良土壤,提升瓜果品质。对产品实行统一收购、统一结账、统一交货付款。二是开展精准化服务。牵头成立了江苏省农村科技服务超市——东台市设施蔬菜产业分店。科技超市上联省科技超市总店,下设镇级便利店及村级联系点,并建有800亩生产示范基地,形成了“超市+”的多功能服务模式。集中进行土地流转,每亩向农户缴纳承租金1000元左右,土地种植由专业合作社安排,国家补贴仍归农民所有,让无力耕种的农民也能从土地中得到收益。目前,联社共实行土地流转 4000亩。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提供种种子、肥料、农药,负责瓜果蔬菜的日常管理,风险双方共担,利润平分。联社每年与社员签订田间作业合同,约定作业服务内容、时间、标准等,为青椒、西兰花、青玉米、胡萝卜等提供定制式作业,满足农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三是畅通产销对接。建立田头市场,拓展销售渠道,畅通瓜果蔬菜进入市场的“最初一公里”和进入餐桌的“最后一公里”。联社建有4个田头市场,改扩建了4个仓储收购基地,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建成250立方米、300立方米的高温保鲜库各1个。24个成员社都设有仓储收购基地,实现新鲜瓜果蔬菜即采即收即运。在南京、广州、武汉等地设立销售窗口,全年收购直销各类瓜果蔬菜26万吨左右,入社农户年亩平收入超过1万元。

二、打造产业联盟。推进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形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产业联盟)。其基本特征是独立经营,联合发展,在联社内部,各成员都是参与市场竞争的独立法人;互助共享,抱团作战,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避免了“单打独斗”和无序竞争;要素融通,稳定合作,“一盘棋”配置各类资源要素。联合体不仅产生了“1+1>2”的效应,还办成了单一组织办不了或办不好的事。一是实行订单农业。目前联社订单农业主打品种一直稳定在5大类20个左右,重点以青椒、西瓜、胡萝卜、西兰花、青玉米为主,实现了重点品种的全覆盖,直接带动面积2万多亩。二是推进品牌创建。沧清缘瓜果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浙江杭州草莓种苗中心合作,应用软管滴灌新技术,创建以西(甜)瓜、草莓为主的绿色瓜果品牌。联社还借助村级力量,引导农民科学施肥,确保农药残留不超标,保证瓜果蔬菜质量。与新纪村联合实施“社村共建示范基地”,总面积300亩,开展测土施肥和病虫害统防统治。三是开展全产业链服务。通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联合合作,带动一二三产共同发展;通过构建生产、加工、物流、营销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推动了三产深度融合,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三、密切社农联结。一是在联农上做文章。联社入社农户 2347户,各类专业合作社24家。成员社覆盖带动面积4万亩,辐射周边乡镇24万多亩。二是在利农上求突破。联社设立“五部一中心”,即生产服务部、农资服务部、社企服务部、物流服务部、电商服务部和信息中心。从技术指导培训、新品种推广到订单种植,从农资团购分销、病虫害统防统治到农产品收购加工储藏,服务范围涵盖产业发展全过程。三是在惠农上谋实效。首批入股社员年终保底100元的红利分成,其他社员年终享受保底50元的红利分成;社员每年度累计销售2000斤蔬菜、瓜果给合作社,给予一定的返利奖励。年度累计销售5000斤的,合作社给予不低于50元或1分钱一斤的返利奖励。2018年,联社还按照入社农户的交售量实行二次返利,金额5.7万元。四是在选用人才上拓思路。农民经纪人出身的王青,被三仓供销社聘用为副主任,创办了王青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年组织销售6500多万元,辐射11000多亩,带动农户2100多户,农户亩平增收1600多元。

四、促进融合发展。推进“一产乘二产乘三产”,打造现代“第六产业”。成员单位江苏翠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加工脱水蔬菜为主的农业龙头企业,产品远销欧美、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为了促进产业融合发展,联社与该公司合作,联手共建了胡萝卜、青梗菜、高丽菜等优质原料成片生产基地,今年基地种植面积达6200亩。联社投资200万元,在官苴村联合新建特色鲜玉米包装生产线。项目达产后可年销售各类甜、粘、水果玉米3000吨,带动3000多农民种植、新增经作区1万多亩,吸纳就业农民200人,助农增收人均2200元。联社还着手建设“三区三园”,即:精品瓜果采摘区、林下禽业养植区、农耕民宿体验区、农家美食园、生态垂钓园、休闲观光园,打造集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乡村田园农庄。

倾力服务“三农”也促进了自身实力不断壮大,实现了农民得实惠、供销社得发展的双赢。近年来,三仓供销社先后投入700多万元,对原有的商业设施进行提升改造,4000多平方米的大型购物中心、3000多平方米的服饰大卖场、1400多平方米连锁超市,既为当地群众营造了良好的购物环境,又大幅提升了供销社的经营收入。东台市社复制推广“三仓模式”,发展订单生产8大类20多个品种,建立100亩以上订单农业示范方16个,紧密型生产合作近60万亩,带动农户5万多户。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正以推广“三仓模式”为抓手,大力发展带动力强的专业合作社、产业联合社或产业发展融合体,其中禽蛋销售联盟已初具规模,上半年禽蛋在沪销售22万吨,同比增长10%。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