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9年,省委1号文件对供销合作社在提升乡镇服务功能、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等7个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作为直接与农民打交道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在实践“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怎样带富农民”过程中,当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孵化器、服务器、加速器”尤为重要。
一、培植基层社,当好“孵化器”
近年来,我社针对基层社家底薄弱,人员青黄不接,为农服务项目断层现象严重等实际困难,在培植“家底”上致力当好“孵化器”。
一是开展“定制式”培养,着力造就一支爱农、懂农的基层社主任队伍。在农村,基层社主任直接与各类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合作社、种田大户打交道。基层社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和未来希望。针对我社基层社主任队伍良莠不齐现象,按照11个基层社的现状,量身定制培养计划。自2016年以来,每年举办“定制式”基层社主任培训班不少于4期,重点在智慧乡村建设、农机合作社、土地托管、植保飞防服务、粮食收储烘干等10多个项目上举办探索性培训班,有力助推一方乡村振兴。裕华供销社主任董学平经过培训,把农民口袋富与壮大自身实力有机结合,带领一方农民种植荠菜,面积增加到2.5万亩。通过深加工,荠菜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为国家创汇1.3亿元。此外,我社还根据各基层社实际,订制培养了一批农村经济复合型、金融合作型、农资经营服务型等基层社主任8名,为全区各镇培训了150多名村组干部。
二是开展“回炉式”锻造,着力培训一批“老供销”担当农村经济领头人。因改制转行的原基层供销社员工,通过“回炉式”锻造,引导他们再次“出山”,成为一方乡村振兴的“台柱子”。大丰区九州田园老板王志宏,投入3000多万元,回乡创办了一爿农家生态庄园。王志宏带领一方农民发展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品牌农业、创意农业为一体的生产格局,九州田园成为江苏省三星级乡村旅游景区,盐城市最具魅力休闲农业景点,江苏省绿色生态果品基地,盐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此外,我社利用与农民合作,与各类经济组织合作,与各类专业合作社合作的契机,再次把基层社与农民紧紧连在一起。去年以来,先后探索出“裕华模式”、“新丰样板”、“通商经验”、“大中标杆”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社,为新时代供销社繁荣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三是开展“蹲苗式”锻炼,着力造就一支好学肯干的基层供销社干部职工队伍。运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等多种途径,推动基层社干部职工队伍健康发展。去年以来,我社在11家基层社中开展“有作为、有地位、有影响”目标竞赛活动,邀请四川雷神科技有限公司、省农科院专家来基层社授课,增长基层社员工才干。同时,分批组织基层社主任赴省委党校、苏州、苏中经济合作组织培训,提升整体素质。通过“蹲苗式”锻炼,全社已有大中、通商、新丰、裕华4个基层供销社首次成为全国“基层社标杆社”,裕华、新丰、通商3个基层社成为省“三体两强”基层社。
二、根植基层社,当好“服务器”
俗话说:“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脚”。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系统的根基,根植基层社,当好“服务器”作用明显。
一是搭建合作框架,当好“龙头带动”服务器。全力打造实力雄厚的全国百强县级社。通过努力,明星国际家居广场已成为苏北规模最大,商品档次最优的家居市场,实现年销售额15亿元。富民市场形成农副产品批发、冷藏、物流、实体交易、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的大型市场,年交易额10多亿元。苏农国际农资农机市场成为苏北最大的农资农机批发集散中心,营销国内苏欣、汇丰、东方红等数十家知名品牌农机,市场辐射盐城及周边县市区。项目建设,为基层社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激活一池春水,配置“农商项目”服务器。充分发挥基层社组织网络优势,借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平台,大力培植农商项目,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丰供销社地处国家4A级景区荷兰花海东侧,地理位置优越,境内外游客多。在区总社的支持下,吸引安徽客商落户,供销大楼经装修后,成了农民们的“淘宝楼”,农资超市、生活超市一应俱全。今年以来,一批批不同肤色的游客,经常光顾新丰供销大楼,仅服装超市销售额逾1000万元。
三是带动乡村转型,创建“联合办社”服务器。大桥、通商供销社在联合办社中,唱响农民得利主旋律,创建丰桥农业综合服务联合社,将全镇家庭农场、种田大户联合起来,筹建“丰桥粮食产业园”,实行农作物联耕联种、植保统防统治、农资统一配送、粮食统一收储烘干销售,让一方农民享受到新型供销社带来的实惠。吸引浙江萧山供销系统职工张老板来大桥镇流转土地4000余亩,投资2000多万元,兴办大丰区江东农业开发公司,实现从大葱高效栽培、加工、销售一条龙,配套生产各类蔬菜种植,把当地农民变成公司的产业工人,农民在联合社年人均增加收入5万元。
三、厚植基层社,当好“加速器”
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基层供销社这个“催化剂”,如何让基层社催化剂“动”起来而非“冻”起来,这就需要我们凝心聚力提振基层社建设质量。
一是做大基层社,当好“智囊团”。去年,万盈供销社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农科院、扬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建成秸秆“青饲料”、“黄饲料”产业基地,帮助农民增收2000多万元。我们因势利导,以“智囊团”身份帮助万盈供销社申报无胶秸秆板系列产品获得专利41项。社企联合开发利用秸秆项目,得到国家、省现代农业(畜牧)产业专家团队的认可,被省农委录入“两节一增”典型汇编并在全省推广。
二是做实基层社,当好“联系人”。把“大田托管”当作产业来做,让农民当产业工人。以大桥、大中、洋心洼等供销社以联合社为载体,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为种田大户、家庭农场等各类经营主体在农资供应、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收储加工、统购统销等提供一条龙服务。目前,全社土地托管面积50万亩,社会化服务面积15万亩。
三是做强基层社,当好“探路者”。做靓“供销扶贫”这块牌子,让农民兄弟继续把供销社当作“娘家”。我社联合区农办、海洋局、市场监管局、检察院、农委和水利局等有关部门筹资200万元,在万盈镇文达村流转102.5亩土地,建成5万株大叶女贞“供销扶贫林”。林业收入全部用于偿还村级债务和增加贫困户收入。万盈供销社创办的聚盈杂粮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电商+农户”模式,吸收周边32户低收入农户入社,带领他们从事杂粮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等业务,让贫困户获得稳定的收入。
四是做活基层社,当好“新货郎”。让供销社重回农资经营主渠道,给农民兄弟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去年以来,我社在全区选择281户家庭农场和西团镇西团村的1200户农户作为首批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价格、统一补贴的农药“零差率”试点范围,试点面积14万亩,配供品种34个,重量125吨,直接为农民节约生产成本1000多万元,农民兄弟笑逐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