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上班后,响水县社积极行动起来,根据省社、市社2016年《工作要点》、《工作大纲》,结合自身实际,抢抓机遇谋发展,迎难而上抓落实,重在五个方面发力,洼地崛起争上游,竭力开创响水工作新局面。
一是重抓学以致用,统一认识,着力在提振洼地崛起争上游的精气神上下功夫。以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中发﹝2015﹞11号、苏发﹝2015﹞31号文件精神为抓手,用两个文件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凝聚智慧和力量,提振响水县社战胜困难、争上游的精气神。以“北抬头、争上游”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攻坚克难的必胜精气神,抢抓新机遇,谋划新思路,落实新举措,凝心聚力,真抓真干。
二是重抓项目兴社,联合合作,着力在发展实体经济上下功夫。全面开展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挖掘潜力,推进招商引资上项目,充分利用好有限资源。加快纵向整合和横向联合,集中力量上项目,培育加快发展增长点。放大老机关办公楼等存量或利用率不高资产效益,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力争在城东新区建成包括农资、日用品在内的大型综合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全力推进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成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确保一期工程国庆前后投入运营。同时做好二期工程前期各项准备工作,促进项目快建设、早见效。依托农产品批发市场,以联合合作等方式,组建物管、电子商务和金融服务企业,适时参股组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和农产品、日用消费品等物流企业,发展社本级经济。
三是重抓载体创建,多措并举,着力在基层组织建设上下功夫。扎实推进基层空壳社改造,利用有限资产,引进社会能人和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加快恢复重建或改造基层社;强化与农民及各类经济组织的联合合作,加快办成以农民为主体的综合性合作社。坚持量质并举,对为农服务社进行提档升级。通过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等方式,创办一批管理民主、制度健全、产权清晰、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展农民合作领域,探索组建农田托管、秸秆综合利用、农机、植保、消费、文化、劳务、资金互助等新型专业合作社。
四是重抓服务创新,务农惠农,着力在提升为农服务水平上下功夫。组织引领农业生产经营者入市进场,努力推进“农超对接”、专业合作社联合销售、电子商务等产销对接流通方式,组织本地农产品参与各级农产品产销对接会、推介会、洽谈会等,促进产销对接。招引电商人才,组建成立电子商务平台,推介销售本地农产品。创新为农服务方式,推动供销社服务领域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主动对接中央农村扶贫政策,重点在经济薄弱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整合农业服务资源,开展“三农”服务。学习借鉴大田托管、服务规模化经验和“时堰模式”,探索参与农村土地扭转和土地托管,主动参与联耕联种、统防统治。在七套中心社区和南河镇展开试点,探索土地种植新模式,组建粮食、农机、植保、金融等专业合作社,拓展为农服务功能,不断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五是重抓作风建设,以人为本,着力在务实落实上下功夫。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明确岗位职责,做到权职分明,务实落实,增强工作推进力和执行力。积极实施人才兴社战略,挤出一定经费,以不低于机关人员薪酬待遇标准,招引用好人才,努力改变人才奇缺现状,确保有人问事、有人做事、做成事。努力营造发展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巩固提升团结干事、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努力实现响水“北抬头、争上游”。(响水县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