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由市供销社招引并参与投资的的华东农产品交易中心,工作人员正在通过直播带货销售来自青海、新疆以及盐城本地的特色农产品。该公司依托数字赋能积极探索实践,致力于打造农产品在线交易云平台,通过推出“东部优品”数字品牌,实现了东西部农产品的跨区流通和高效配送。今年上半年,华东农产品交易中心已入住供应商574家、上架商品15000余款、成交笔数8353笔,累计销售额突破4亿元。
一域观全局。近年来,盐城供销系统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聚集为农服务主责主业,持续深化综合改革,一场将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强市建设的“最大增量”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竞赛已然拉开大幕。
聚焦主责主业
坚守为农服务初心
当传统农业遇到新质生产力,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传统水稻种植方式每人每天只能完成1亩左右的作业量,采用无人机1亩地播种仅需3分多钟,效率是传统人工播种的20倍以上,这是东台时堰供销社负责人给出的答案。时堰供销社通过产销对接、精准施肥用药、农机作业收费优惠等方式,促进降本增收,每年每亩田节约200元。
如今,在为农服务领域,盐城各地供销系统创新服务方式,各种高科技、智能化工具纷纷亮相。今年,盐城供销系统承接22.13万亩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7个县社均建成北斗农机智能监测系统,持续开展全系统单环节、多环节农业社会化服务;滨海县社牵头筹建的“滨鲜达”电商平台月销售额近30万元,节日礼包引发市场抢购热潮;大丰区社以元禾农资公司和49个站点及1个线上平台组成农资经营服务网络体系,推行线上订购、线下配送、送货上门的“点对点”零差率供货服务模式。
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背后是盐城供销紧盯“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不断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农资保供能力,加强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
聚焦项目引领
激活产业发展动力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盐城最厚重的底色就是绿色生态。发展绿色生产力,产业支撑是基石。
盐城市社始终坚持“项目兴社”不动摇,年初编排实施为农服务项目5大类40个,获批列入省级供销合作发展项目库14个,项目涵盖冷链仓储、农产品加工、再生资源、农服中心等领域。因地制宜发展县域集采集配中心,建成东台食丰盈集采分销中心项目,有力推动农产品现代冷链物流骨干网和数字供销网“两网”建设。打造放心农产品直供配送网络,积极加入省社农产品流通骨干网建设,省、市、县三级供销社合股创办的滨海农产品配送中心项目,预计9月份投入运营。按照全国总社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五星级标准打造的盐都供销现代农业服务中心,以现代农业科技为依托,推广“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占地35亩、总投资3550万元,列入盐都区政府2024年“两重”项目。
通过谋划推进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盐城供销系统项目建设向涉农全域拓展,服务能力和发展后劲取得明显提升。
聚焦创新迭代
塑造综合改革动能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我们致力谋全局、绘蓝图,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全市供销合作社综合实力、服务能力、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
系统内打造的东台“时堰模式”“三仓模式”和滨海“345模式”被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委深改办、全国总社办公厅专刊推介。较早在全省实现市、县两级“三会”制度全覆盖,全系统基层社均建立了“三会”制度。今年上半年以来,按照群众用得上、基层社功能强的目标,完成改造提升基层社11个、新建农民合作社9个,改造升级农村综合服务社20个。截至目前,已累计创成全国总社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55个、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7个。 今年上半年以来,全市供销系统各级组织高效开展集体资产清查专项行动,全面清退企业社会借资款,清理企业挂账损失,盘活闲置资产1000余万元。
基层组织为农服务成效是检验供销合作社价值的首要标准,是加快行程供销系统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主体,不断深化综合改革赋能正成为盐城供销系统最鲜明的优势和特征之一。
站在新的起点,迈向更高坐标。盐城供销将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向“新”而行,一路突破,让新质生产力在盐城供销系统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